2025年7月15日,《重新定义买手》专题沙龙于香港顺利举行,由中国粤港澳服装服饰商会、粤港澳服装服饰协会、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及粤港澳买手联盟联合主办。来自香港、澳门及内地的买手代表齐聚,共同探讨这一角色在当下时尚生态中的多维演进。从选品逻辑到市场判断,从消费者触达力到与原创设计师的深度共创,分享者们带来了一线的观察与思考。
他们不只是潮流的发现者,更是推动原创力量走向市场的关键连接点。这不仅是一场对“买手”认知的刷新,更是一场打破固有边界的灵感碰撞。
香港澳门买手活动参与代表(排名不分先后):
香港贸发局胡丽玲(买手事务及商贸配对主管)、林姵彤(业务发展主管)、林绮媚(买手事务及商贸配对经理),制衣组别钟国斌(立法会议员),ARTY:ACTIVE 曾志豪(艺动生活品牌设计师及主理人),澳门香云纱文化有限公司梁子洋(总经理),Hypebeast Stan Tsui(创意总监)、Aaron Lam(买手),STEM TECH Jingjing Li(亚太运营总监)、Elsa Wu(项目经理),Terms and Condition Magazine Kat Tse(创始人、总监),三黄集团姜炳苏(集团主席),大灣區港澳人才協會創會副會長兼鐘表行業創立委員會主席Wilson Ngan 顏志華,Aaron Lam(买手)等其他买手
香港,澳门和内地的伙伴相互交流中
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会长汤敏仪女士,在致辞中强调:
“买手已不仅是商品的采购者,更是趋势的洞察者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,以及商业与创新的推动者。”
她指出,当前全球时尚产业正迎来数字化、个性化、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,粤港澳大湾区凭借丰富的资源、成熟的产业链和多元文化背景,具备“天然时尚孵化场”的优势。她呼吁买手群体抓住这个时代窗口,在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路径。
本次交流会也是迎接“十五运”系列活动的一部分,从8月起将在香港、澳门、珠海、广州、深圳、东莞等地设立分会场,共同打造联动共享、跨地共创的时尚嘉年华。
“让我们一同携手,为全球时尚文化的发展贡献大湾区的力量。”——这是她对行业的祝福,也是对每一位从业者的深切期许。
“不是为了广告,而是想借这个舞台,说一些真话。”香港买手/MXLLA-总监创始人Suzan苏珊,在本次沙龙中用独特个人视角的故事,讲述她从伦敦、巴黎的买手生涯,到如今创立品牌贸易与顾问平台「MXLLA」的转型轨迹。
从文艺男装设计出发,到在Vertice操盘先锋品牌选品、打造线上店铺,再到今天在巴黎时装周为品牌做Showroom、落地线下活动,Suzan经历了从“为品味选货”到“为品牌生存决策”的深刻演变。
她说:“面料好、设计有才华,已经不再是核心竞争力。真正打动市场的,是买手背后的商业逻辑和转化能力。”
——这一席话,道出了当下独立品牌与买手必须面对的现实:重新思考消费主导时代下,品牌的价值构建与买手的战略角色。
作为拥有近40年从业经验的香港资深设计师,何建华老师直言自己曾一度对“买手”这个词充满抵触。他回忆,在买手概念初入中国时,不少企业以“抄版买手”替代原创设计,甚至将买手薪资远超设计师,这让整个创意生态一度陷入同质化困局。
但他并非全盘否定买手角色,而是强调必须回归其初衷:为品牌补强系列内容、精准匹配市场需求,而非压制设计力。他呼吁年轻一代用全新视角去重新定义这个职业,“买手要为原创赋能,而非沦为复制的工具”。
“香港的年轻设计师拥有国际视野,更应引领中国原创走向世界。”
——这是何老师对买手和创意产业的双重寄望,也是对行业未来的一次深刻提醒。
香港设计师曾志豪,身份不止于“设计师”——他曾是一位职业山地车运动员。在退役后投身时尚领域,创立运动时尚品牌 ARTY:ACTIVE,将环保理念、功能性设计与潮流文化融为一体,打造真正“有态度”的产品线。
他分享道,品牌最初是为运动买手店提供定制产品,后来逐步形成独立风格。他的产品不仅可以上场比赛,也能成为日常穿搭的一部分;既有环保面料,也有跨界艺术图案。2024年,他们在广州开出首家店铺,今年8月将在香港落地首家实体体验店。
“买手是我们的合作伙伴,但品牌必须有自己的判断与态度。”
——他强调设计师与买手之间的平衡关系:既要回应市场趋势,也要主动创造新方向——因为没有态度的品牌,不值得被选择。
来自澳门的发言代表梁子洋,在沙龙现场分享了他对时尚与文化融合的深刻观察,引发热烈反响。
拥有澳洲留学背景的他,在时尚行业已深耕多年,曾任职于Roberta与Gucci,如今专注于非遗文化的现代演绎与推广。
“我们应该引领国际潮流,而不是去跟随,更不是去复制。”
梁子洋直言,在与Gucci澳门门店同事的交流中,他感受到一个强烈信号:“那家门店面积扩大了一倍,人手却减了一半。看似是挑战,其实是转机——因为我们的思维正在觉醒。”
“我们不再盲目追随别人的潮流,而是开始意识到: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内容,有值得被世界看见的内核。”
他所推动的,是“香云纱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尚转化与在地推广。“香云纱不是普通布料,而是一种工艺系统,要经历‘三蒸九煮十八晒’的复杂流程。”他希望将这份东方技艺带入更多人的视野,
“让香云纱在澳门生根发芽,也让更多人看见,我们的文化不只是传统,更可以是未来的潮流。”
从自由鸟到SHEIN,我见证了中国时尚品牌的进化。SHEIN年销售超4000亿,背后是三大模式驱动:
700+设计师构成FOB原创体系,严控版权风险;买手机制实时补位,快速响应市场;OBM合作模式助力全球风格覆盖。
我们坚持“不踩红线、杜绝侵权”,目标是打造全球年轻人最懂他们的时尚品牌。90后、00后正在崛起,我们不负所托,继续破圈。
2013年跨专业入行,一工作就是买手。国内买手更多是“市场桥梁”,我们基于趋势做产品规划、对接设计师,推动开发。
早年市场对山寨宽容,但今天的年轻消费者眼光专业、审美独立。我们不能再随波逐流地跟风,只有深耕自己的风格和方向,才有未来。
模仿可以是起点,但最终目标是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语言。
2015年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,经历了从传统男装品牌到快时尚、再到跨境电商的完整链路。
我认为品牌成长有三个阶段:模仿、超越、再到真正的品牌出海。
未来5-10年是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关键期。
抄袭无法赢得尊重,我们要靠设计力、数据力和品牌力共同发声。
买手重数据、设计师重理想,唯有融合,才是行业的未来解法。
曾操盘阿里、百丽、安踏等头部品牌,深耕国内市场营销与品牌战略。
我认为原创有巨大的生存土壤,但不能脱离市场趋势。选对赛道、精准定位,再发挥原创力,才有破局可能。
买手不只是买货,更是链接品牌、设计与市场的枢纽。
就像SKP用买手制打造全球店王,拉布布凭设计与时机走红,
买手应善于在理想与市场间找到平衡点,打通多维可能。
内地买手早已不再是单一“找货”角色,
而是融合商品企划、设计联动、数据分析、终端运营与品牌策略的全链条操盘手,具备解决商业问题的综合能力。
同时,他强调随着AI技术的引入,买手将更精准地洞察趋势、优化选品与补货策略,
成为驱动品牌升级的核心力量。
本次《重新定义买手——联动·共享·共创》粤港澳三地买手交流会·香港站的顺利举行,
离不开 Wilson Ngan 顏志華先生 的鼎力支持。
作为大湾区港澳人才协会创会副会长兼钟表行业创立委员会主席,
同时也是 勵群包裝實業有限公司、尊尚動力集團有限公司及 Onemalltime 綱摩間 创办人兼CEO,
他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场地与服务支持,助力三地买手群体共聚一堂,
推动区域时尚生态的融合与升级。
在此,我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。
买手的角色,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,从“选品”延展为“共创”。
这场聚焦“重新定义买手”的沙龙,
不仅激发了粤港澳三地买手间的深度联动,
也唤起了行业对买手价值的重新认知。
当市场瞬息万变,唯有真正理解消费者、掌握数据、赋能设计与供应链的复合型买手,才能引领品牌走得更远。
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交流,而是一场推动行业革新的集体觉醒。
欢迎加入
与行业先锋同行,定义买手新势力!
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成立于2013年1月31日,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、广东省内从事服装服饰行业生产、销售、科研、教育、文化传播及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、组织和个人自愿组成的联合性、非盈利性社会团体组织。
“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时尚买手分会”
“粤港澳买手联盟”
实为同一组织下的机构。
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时尚买手分会成立于2014年,是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的重要分支机构,同时也接受中国粤港澳服装服饰商会的指导。
它是由:
服饰买手
买手型品牌企业负责人
买手管理者
培训师、理论工作者
配套行业专业人士
自愿组成的专业组织,至今已有超过500名成员,遍布粤港澳三地的服装、服饰、配饰与时尚媒体行业。
服务买手、服务企业,促进企业与买手、企业与企业间的协作;
架设买手与行业、政府之间的桥梁;
推动买手职业标准建设与人才转化;
推动粤港澳时尚产业融合发展与升级。
他同时也是:
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
中国纱线流行趋势特聘专家
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服装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
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时尚买手教育杰出贡献人物
AI/数据/趋势赋能专家
蝶讯AI课程战略合作导师
多家大学客座教授与企业顾问
——相关活动新闻——
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携手顽石频道,AI服饰讲座亮相广交会展馆
石零平荣膺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时尚买手分会主席 引领粤港澳时尚买手新纪元
顽石频道助力艺尚门AI设计大赛夺冠!AI赋能设计领跑体育时尚新赛道
杭州意法:顽石频道创始人用AI趋势引导未来!
石零平老师再临重庆用AI助力赋能产品设计